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部:积极履行化学品领域国际公约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11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表示,国际社会加快了《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水俣公约》等化学品领域国际公约附件的修正进程,纳入管控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持续增加。我们将继续严格履行相关公约义务,同时切实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履约宣传,引导企业切实提高对履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企业按公约要求做好相关产品淘汰、工艺升级和污染治理能力提升,着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二是将履约要求融入新污染物治理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之中,强化统筹推进,进一步提升应对和履约能力;三是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及国情实际,积极参与公约谈判磋商,努力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时间:2025-11-28 12:45:51 市场: A股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实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1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表示,《指导意见》印发以后,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着力推动优化处置能力,夯实风险防控的基础。目前,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约2.2亿吨/年,全国布局小微收集试点单位超过1400家,覆盖小微单位超过了30余万家。二是着力推动优化利用处置方式,推动填埋占比下降。全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每年产生量约1300万吨,目前我国综合利用能力已达430万吨,在建的470万吨。三是着力推动优化环境管理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截至10月底,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排查危险废物相关企业6.6万家,发现环境风险隐患问题7.7万个,已经完成整改4.3万个。
时间:2025-11-28 12:43:34 市场: A股
【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布 7 项共建计量技术规范 累计达 43 项】 11 月 5 日,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 7 项共建计量技术规范,覆盖大气污染防治、水质监测、民生计量等重点领域。这是三地自 2017 年启动计量规范共建机制以来,第九批集中发布的区域性技术文件。截至目前,三地累计已发布共建计量技术规范达 43 项,成功形成跨区域计量技术协同的 “京津冀样本”,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服务保障等领域提供了统一的计量技术支撑。(北京商报)
时间:2025-11-05 15:14:03 市场: A股
同步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