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高盛:日本央行本周料按兵不动,或于明年1月再次加息】 高盛经济研究团队三名成员指出,从风险管理角度考量,日本央行很可能在本周会议上维持现行政策利率不变。研究人员表示,虽然7月会议后发布的日本经济与物价指标显示国内良性循环仍在延续,但关税上调的影响近期已开始体现在数据中。他们补充称,日本出口和生产呈现疲软态势,汽车行业表现尤为明显,制造业经常利润也出现下滑。高盛维持基准预测,认为日本央行下次加息将发生在2026年1月。

时间:2025-09-15 13:11:09 市场: 综合

关联: 高盛

【高盛:对电池价格可持续上升保持审慎观点 偏好宁德时代及国轩高科】 高盛发表报告指,纵使短期电池市场紧张,对电池价格可持续上升保持审慎观点。该行的敏感度分析显示每加价10%可带来明年盈利三成至六成上望空间,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及亿纬锂能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该行相信电池股近期股价上升已反映明年平均售价上升2%5%的预期。该行偏好宁德时代及国轩高科,认为两者受惠周期性复苏及估值吸引。该行对宁德时代A股目标价为369元,评级“买入”,H股目标价为470港元,评级“中性”;对国轩高科目标价为54.8元,评级“买入”。(新浪财经)

时间:2025-09-15 11:15:33 市场: 综合

关联: 亿纬锂能 宁德时代 高盛 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

【高盛CEO所罗门:预计美联储9月会降息25个基点】 高盛首席执行官所罗门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在9月份的会议上会降息25个基点,并且之后可能会再降息一到两次。(财联社)

时间:2025-09-11 05:09:51 市场: 综合

关联: 高盛

【高盛:由于美联储预期降息 预计到2026年中期标普500指数将上涨6%高盛策略师表示,由于美联储预期降息以及经济增长重新加速,标准普尔500指数到今年年底将上涨2%,到2026年中期将上涨6%。大卫 科斯汀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美国指数通常会产生正回报。科斯汀对标普500指数的预测是基于对2026年公司盈利增长7%的预期。高盛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将在2025年三次降息,美国经济将在2026年重新加速。人工智能交易的解除是股市上行趋势逆转的最明显风险,来自亚马逊、Meta、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的资本支出增长将是关键。

时间:2025-09-08 14:52:48 市场: 综合

关联: 亚马逊 Nusantara Infrastructure Oracle Commodity Holding 高盛 微软

美国大型银行股价在疲软的就业报告后下跌,高盛下跌2.4%,花旗集团下跌2.6%,摩根大通下跌2.5%,美国银行下跌1.5%

时间:2025-09-05 22:49:34 市场: 综合

关联: 高盛 摩根大通 承兴大健康

【高盛将在私募交易中购买10亿美元的普信投资公司股票】 高盛将在私募交易中购买10亿美元的普信投资公司(T. Rowe)股票。(财联社)

时间:2025-09-04 19:03:26 市场: 综合

关联: 高盛

高盛在宁德时代持仓从8月28日的2.93%增至5.02%

时间:2025-09-03 17:28:55 市场: 综合

关联: 香港交易所 宁德时代 高盛

【高盛乐观预测: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 高盛的一位高管最新表示,投资者情绪已经显著改善,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我们从客户和投资者那里听到的是,(围绕中国股市的)情绪已经改善”。高盛亚太地区(除日本外)总裁Kevin Sneader周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指出,中国股市的这波反弹具有一定的支撑。Sneader表示,虽然一些长线投资者仍在寻求更明确的政策信号,但对冲基金的资金流入状况有所改善。他还表示,中国股市上涨的“一大推动力”仍然是拥有大量储蓄的散户投资者。(财联社)

时间:2025-09-03 17:26:16 市场: 综合

关联: 高盛

【高盛最新研报: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 高盛最新研报称,中国股市当前涨势主要由散户资金推动,但仍有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为市场进一步上涨提供动力支撑,尤其看好中小盘表现。高盛研报指出,目前仅有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股票和相关产品上。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增量资金支撑。这一数据表明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存在调整空间,股票市场仍有较大吸纳资金的能力。(界面)

时间:2025-08-22 13:18:41 市场: 综合

关联: 高盛

【高盛二季度重仓英伟达、微软、苹果、Meta】 13F报告显示,高盛集团二季度增持英伟达、微软、特斯拉、博通、Meta。重仓英伟达、微软、SPDR标普500 ETF信托、苹果、Meta。

时间:2025-08-15 03:27:35 市场: 综合

关联: 苹果 Nusantara Infrastructure 高盛 英伟达 特斯拉 博通 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