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XD
招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指,持续看好AI眼镜产业的蓬勃发展,认为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强劲增长逾两倍、小米AI眼镜50万件出货量目标、各品牌丰富的产品管线,以及持续扩展的生态系统与人工智能功能及应用场景,将为相关供应链今年下半年的增长铺路。 报告指,根据行业数据,预期今年全球与中国的智能眼镜市场将分别实现43%与1.21倍的按年增长。随着更多科技企业进入AI眼镜市场,成本优化与生成式AI应用场景的扩展,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推动需求,而科技供应链将受惠。当中,主要科技品牌如小米,目标价65.91港元;光学元件厂商如丘钛科技,目标价13.21港元;扬声器与麦克风零件公司瑞声科技,目标价63.54港元,均予“买入”评级。
时间:2025-08-01 14:44:26 市场: 综合 港股
小米汽车开店新进展:7月新增18家门店,全国97城已有352家门店;8月计划新增18家门店,预计覆盖包头、龙岩等8座城市;截止7月31日,全国已有181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106城。
时间:2025-07-31 21:17:32 市场: 综合 港股
小米汽车: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面向小米SU7系列已开始推送,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
时间:2025-07-29 10:02:27 市场: 综合 港股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长川科技CIS、存储测试机等新品放量,中报业绩再超预期,看好全年利润弹性释放。截至25H1,公司存货/合同负债分别为30.02/0.63亿元,分别同比+35%/+144%,验证在手订单充足。展望全年,SOC测试机受益于大客户迭代,下半年有望开始拉货,同时积极开拓市场;高端数字测试机持续放量,叠加AOI等积极进展,全年营收有望保持高增。该行测算,2025年国内后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约246亿元,其中测试机占比约60%+,当前小米等自研SOC芯片、头部存储客户积极扩产,带动数字测试机需求持续提升。考虑出色盈利水平,对标海外爱德万及泰瑞达当前市值,中长期国内测试设备公司同样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时间:2025-07-23 15:53:51 市场: 综合
据蓝鲸新闻,距离小米YU7发布已过去一个月,第一批准新车陆续交付,全国各地已有大量二手YU7流入市场,且普遍存在加价的情况。记者查询发现,近期二手平台上出现众多小米YU7的车源信息。据懂车帝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售的二手YU7车源已超过80台,挂牌价普遍在35万至39万元之间。 顺着平台上的电话记者联系到一位二手车商,对方称:“这辆车是钛金属色MAX版本,选装了部分套件。我也是加价收来的,到手差不多36万,现在卖37万,加价大约1万元,我利润大概也就这么多。”
时间:2025-07-20 13:19:13 市场: 综合 港股
东南电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目前没有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
时间:2025-07-18 09:15:13 市场: 综合
据新浪,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会。黄仁勋表示,从认识雷军的第一天起,就知道他会取得非凡成功。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在很多方面都与小米有着紧密的合作,“小米是一个很棒的合作伙伴。我认识小米的时候,雷军还很年轻。那时候我也更年轻些,但他确实更年轻。从第一天起,我就看得出来,他将来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功”。他坦言, 如今雷军已经打造出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这家公司堪称一个奇迹——从令人惊叹的智能手机,到性能卓越的汽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类产品,它都能制造出来”“很难想象,一家公司能打造出这么多优秀的产品,这一点确实凸显了雷军的特别”。
时间:2025-07-16 15:57:42 市场: 综合 港股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演讲。演讲中黄仁勋回顾了英伟达自1993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并表示如今英伟达已经成为驱动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计算平台。黄仁勋称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行各业从科学研究、医疗健康到能源、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人工智能赋能中国头部的公司和平台比如腾讯的微信、阿里巴巴的淘宝以及字节跳动的抖音。人工智能驱动着小米的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手机人工智能助力百度的智能搜索以及美团极为便捷的配送服务。”(新浪科技)。
时间:2025-07-16 13:44:53 市场: 美股 综合 港股
此前有关于“雷军谈造车:最难的是做轮毂看过5000多份轮毂把我自己看吐了”的报道。 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对此表示:“这两天我已经看到好几篇文字或者类似的视频将雷总2024年4月和李翔访谈的视频摘要出来掐头去尾取了中间这段以轮毂设计为例的部分单独传播。完整视频3小时26分钟这部分内容位于1小时53分左右这一部分从1小时40多分钟开始就主要讲汽车的设计很难先锋设计未必能够被接受以看似最简单的轮毂为例。断章取义后就成了雷军谈造车最难的是做轮毂。完整视频小破站还有欢迎大家去围观求证!”。
时间:2025-07-12 09:45:54 市场: 美股 综合 港股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10日文章原题:小米会否给特斯拉致命一击? 曾几何时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在中国风光无两中国消费者甘愿为其试驾体验大排长龙;而今特斯拉仿佛一位步步撤退的老将眼睁睁看着中国市场份额被本土车企的一波波攻势蚕食。率先崛起的是中国电动汽车车企比亚迪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逐步撼动特斯拉的高端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从消费电子跨界造车的小米更在短短一年多里在销量上超越深耕中国10年的特斯拉。小米的强势入局也许还不足以彻底取代特斯拉在华的地位但已足以让特斯拉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小米的强势入局也许还不足以彻底取代特斯拉在华的地位但已足以让特斯拉在中国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环球网)。
时间:2025-07-12 08:14:50 市场: 美股 综合 港股